總統賴清德今(20)日就職滿一週年,並再度重申,希望朝野能夠支持行政院4100億特別條例,包括撥補台電,以及強化國土安全韌性預算。他並說,政府面對核電議題有2必須,包括核安會必須依法訂定安全審查程序辦法,而台電也必須依照辦法在安全檢查後進行評估;至於3原則則是核安無虞、核廢有解,以及社會共識。

賴清德今上午以「迎風轉型 穩健前行」為題發表談話,並提及他成立的3大委員會,以面對3大挑戰,包括氣候變遷、健康促進、以及社會韌性。他說明,透過各部會「由下而上」的自主計畫,再由行政院淨零小組「由上而下」,提出六大部門、20項減碳旗艦計畫,預計到2030年,政府將持續投入突破1兆元淨零轉型預算,並且帶動民間綠色投籌融資,至少達到5兆元,邁向2035年減碳百分之38加減2的國家減碳新目標。

話題延燒:國家利益優先!賴清德指示向朱立倫、黃國昌進行「重要國安情勢簡報」

賴清德指出,台灣的空氣品質已經逐漸改善,PM2.5年平均濃度,從2015年的21.82,下降到現在的12.8。今年開始,台灣正式實施碳費制度,政府會目標堅定、腳步穩健、策略靈活地落實2050淨零轉型的願景,和全球一起追求永續成長、繁榮發展。

針對打造健康台灣,賴清德表示,為了因應全球後疫情時代的挑戰,政府興建國家級防疫中心,強化防疫中樞;為了促進全民健康;普篩癌症,成立「癌症新藥基金」,並啟動五年489億的「健康台灣深耕計畫」,今年的健保總額更大幅增加712億元,讓健保永續發展。

至於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,賴清德則說,除了持續盤整國家級項目的整備、舉行實地驗證;也整合各部會力量,提出針對國安統戰威脅的17項因應策略。他說,行政院編列4100億元特別預算,其中1500億元更是要來提升國家韌性,也期待朝野都能夠支持。

因應美國關稅政策,賴清德談及,政府與產業界的座談中,各行各業紛紛主張不要調漲電價,支持政府撥補台電,弭平從COVID-19疫情到俄烏戰爭以來,台電補貼民生和產業用電的虧損,來健全台電的財務、以穩定電價,也期待朝野合作通過行政院的特別預算。他說,百工百業也都希望維持供電穩定,而能源安全就是國家安全,因此確保供電穩定,同時開發多元綠能,不論過去或未來,都是政府重中之重的工作。

談話後,媒體也問及核電議題,以及是否能保證未來供電無虞等,賴清德指出,《核管法》修法通過後,面對核電廠議題,程序上有兩個必須,第一,核安會必須依法訂定安全審查程序辦法;第二, 台電必須依照核安會訂定的辦法進行自主安全檢查,評估有無重啟的安全條件 、期程、成本效益。

賴清德也說,政府會基於核安無虞、核廢有解、社會共識的三原則,面對全球氣候變遷、地緣政治威脅,還有國際經貿重組等多重劇烈挑戰,負責任地審慎以對;至於新式核能技術,目前尚待研究,必須視未來的情況再做決定。